高级检索

超导“小时代”之二十:“绝境”中的逆袭

罗会仟

罗会仟. 超导“小时代”之二十:“绝境”中的逆袭[J]. 物理, 2017, 46(6): 399-402. DOI: 10.7693/wl20170608
引用本文: 罗会仟. 超导“小时代”之二十:“绝境”中的逆袭[J]. 物理, 2017, 46(6): 399-402. DOI: 10.7693/wl20170608

超导“小时代”之二十:“绝境”中的逆袭

  • 摘要: 敢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人,是两位来自瑞士IBM公司的工程师柏诺兹(Johannes Georg Bednorz) 和缪勒(Karl Alexander Müller) (图3)。柏诺兹是缪勒的博士生,1982 年毕业后留在了IBM位于苏黎世的研究室(当时这类大公司都有基础研发实验室),开始从事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导电性研究,试图从金属氧化物中寻找超导电性。其实柏诺兹早在1974 年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工作中,就从事钙钛矿氧化物超导体SrTiO<sub<3</sub<的单晶生长,缪勒本人也对氧化物超导体特别感兴趣,两人可谓一拍即合。当时大家普遍承认的具有体超导的氧化物材料里,具有最高临界温度的是BaPb<sub<1-x</sub< Bi<sub<x</sub<O<sub<3</sub<,T<sub<c</sub<=13 K。他们认为,即使在BCS 理论指导下,寻找到电子—声子相互作用足够强或载流子浓度足够高的钙钛矿金属氧化物材料,临界温度还有提升的空间,哪怕它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绝缘体。要想在一群绝缘陶瓷材料里找超导,就像在大海里捞一只活着的蚂蚁一样困难。柏诺兹和缪勒的实验过程是十分令人沮丧的,他们找了一种又一种材料,测试了一次又一次,结果总是失败,痛苦到怀疑自己人生的份儿上。“我们从未想过会获得成功,我们只能一直保持低调,不停地加班又加班,借同事的设备来完成实验”,20 年后的柏诺兹曾如此回忆那段奋斗的岁月。幸运的是,尽管探索过程十分艰苦,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终于在1986 年,事情出现了转机。
  • [1] 余秋雨. 山居笔记·天涯故事. 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2] Ginzburg G L. Soviet Physics Uspekhi.,1991,34(4):283
    [3] 周玉编著. 陶瓷材料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Sleight AW et al. Solid State Commun. ,1975,17:27
    [5] Schuhmann R. Heating up of Superconductors. Phys. Rev. Lett.,2017. 03. 10
    [6] Bednorz J G,Müller K A. Z. Phys. B,1986,64:189
    [7] Uchida S,Takagi H,Kitazawa K et al. Jpn. J. Appl. Phys.,1987,26:L1
    [8] Michel C,Raveau B. Chim. Min.,1984,21:407
    [9] Michel C,Er-Rakho L,Raveau B. Mat. Res. Bull.,1985,20:667
    [10] Michel C. Z. Phys.,1986,B64:189
    [11] Nguyen N et al. Mat. Res. Bull.,1980,15:891
    [12] Lee P A,Nagaosa N,Wen X G. Rev. Mod. Phys.,2006,78:17
    [13] Cava R J. Oxide Superconductors,2000,83(1):5
    [14] Persson I.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2010,82:1901
    [15] Chakraverty B K. J. Phys. Lett.,1979,40:L99
    [16] Englamann R. The Jahn-Teller Effect in Molecules and Crystals. NewYork:Wiley Interscience,1972
    [17] Kerimer B et al. Phys. Rev. B,1992,46:14034
    [18] Dagotto E. Rev. Mod. Phys.,1994,66(3):763
  • 期刊类型引用(4)

    1. 郭东琴,卫正统,李霞. 与专业结合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西部素质教育. 2025(01): 178-181 . 百度学术
    2. 崔琰,张玉峰. 中学物理中认识角度的类型、转换及其教学建议. 中学物理. 2023(03): 6-10 . 百度学术
    3. 许方杰. 再谈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原貌与发展. 物理教师. 2023(03): 66-67+84 . 百度学术
    4. 魏红祥,陈征,张玉峰. 物理——描写自然的“记叙文”. 物理. 2021(02): 135-137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2
  • HTML全文浏览量:  16
  • PDF下载量:  1201
  • 被引次数: 7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5-19
  • 修回日期:  2017-06-08
  • 发布日期:  2017-06-1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