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分子间相干偶极耦合的实空间直接观察

张杨, 董振超, 侯建国

张杨, 董振超, 侯建国. 分子间相干偶极耦合的实空间直接观察[J]. 物理, 2016, 45(8): 528-530. DOI: 10.7693/wl20160807
引用本文: 张杨, 董振超, 侯建国. 分子间相干偶极耦合的实空间直接观察[J]. 物理, 2016, 45(8): 528-530. DOI: 10.7693/wl20160807

分子间相干偶极耦合的实空间直接观察

  • 摘要: 分子间的能量转移是维系生命及其演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化学反应、构造分子功能材料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研究表明,分子间的能量转移可以通过分子间的偶极耦合来实现。偶极是表征分子内电荷空间分布的一个物理参量,偶极耦合是分子间库仑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对于光子的吸收和发射过程而言,人们常常利用跃迁偶极来描述分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跃迁过程中所引起的电荷振荡,因此,多分子体系的光学特性和能量转移过程往往与分子间的跃迁偶极耦合有关。直觉上大家通常认为分子间的能量转移应该是以递进式的非相干传递来实现的,即由接受能量的分子传送给相邻的下一个分子。尽管不断有新的实验通过在能量域和时间域的测量(超快光谱测量)表明分子间的高效能量转移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干性,但由于光学衍射极限对空间分辨能力的制约,使得对于这种偶极相互作用的相干性形式和特性一直缺乏直接的认识。
  • [1] Olaya-Castro A,Scholes G D. Int. Rev. Phys. Chem.,2011,30:49
    [2] Engel G S et al. Nature,2007,446:782
    [3] Hayes D et al. Science,2013,340:1431
    [4] Hildner R et al. Science,2013,340:1448
    [5] Fassioli F et al. J. R. Soc. Interface,2014,11:1
    [6] Chen C et al. Phys. Rev. Lett.,2010,105:217402
    [7] Chen C et al. Nat. Commun.,2014,5:3312
    [8] Dong Z C et al. Nature Photon.,2010,4:50
    [9] Zhang R et al. Nature,2013,498:82
    [10] Jiang S et al. Nature Nanotech.,2015,10:865
    [11] Qiu X H et al. Science,2003,299:542
    [12] Zhu S E et al. J. Am. Chem. Soc.,2013,135:15794
    [13] Kasha M et al. Pure Appl. Chem.,1965,11:371
    [14] Dirac PA M. Proc. Roy. Soc. A,1927,114:243
    [15] Zhang Y et al. Nature,2016,531:62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0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06-10
  • 发布日期:  2016-08-1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